因此,有理由相信,短期内,港交所暂不会对VIE架构narrowly tailored的相关要求予以放宽。
但有理由相信的是,结合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后续的做法, 可能会是从特别股东权利受限、章程约束、针对特殊事项全体股东大会享有特定权利、企业管治、设立特别委员会等等角度作为起步保障,然后在实例中通过指引函、上市决策等方式逐步修订。之前阿里故事纠结的过程中,港交所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考虑,如果按照美国路子放手披露完事儿,未来可能面临的市场和舆论压力可能也不是港交所想要看到的。
下图截自《咨询文件》中香港未来上市框架愿景:3、打破上市盈利魔咒三、不盈利行不行?这些年从业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市场对于香港上市的一个误区,即认为不盈利的公司不能来香港上市。鉴于本律仍在执业,这类市场咨询通常会收到来自潜在发行人、投行界、会计师、律师等等代表不同利益和视角的反馈,在咨询文件刚出的第一个周末,本文只作为一篇读书笔记,把这44页的长文简单做个归纳概括,也想借此机会和业内各行朋友多多交流探讨。鉴于目前大陆IPO监管再收紧,并且此前一度热烈讨论的战略新兴板块现在悬而未决,让不少企业闪了腰。3)最近一个财务年度控制权延续性。及6)首次上市规定较严谨。
5、上市流程和VIE架构五、上市流程如何?根据《咨询文件》,创新初板申请人无须出具香港公司条例要求的招股书,也无须通过上市委员会聆讯。2)不设业务记录或最低财务要求,但上市时市值最低2亿港元。在免疫诊断部分,化学发光已过研发蛰伏期,正成为主流诊断手段,化学发光是免疫技术的主流方向,目前占据近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检验结果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由于化学发光以上优势在临床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免疫定量分析领域的主流产品。发光行业目前进口占比90%,目前技术壁垒已基本被攻克,参考生化诊断的行业发展,国产替代是化学发光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磁微粒发光试剂从2013年起产生收入,2015年收入达2亿元,增速大于100%。
在销售模式上,公司多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以经销为主。近几年利润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净利率有所下降,是由于13年公司进入业务铺设期,大规模整合市场渠道,导致费用上升。
2011年新产业推出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国产发光公司加入市场竞争,目前国产约占10%市场份额,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在2016年罗氏电发光专利过期后,普门的电发光刚刚CFDA获批,其仪器表现值得期待。化学发光市场目前有200亿左右的有效容量,随着存量市场的技术迭代和增量市场的增长,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从2001年左右上市体外诊断仪器,后续10余年时间在生化检测领域奠定了国产仪器的霸主地位,成为国产生化仪器的领头企业之一。
把国产和进口产品进行对比,对进口替代中行业的痛点进行阐述。在药敏、支原体、真菌培养等方向也积极布局。化学发光产品销售发力,体外诊断分部毛利逐步提升。与进口仪器对标,国产性能俨然旗鼓相当从以上参数可以看出,国产机器的技术参数已经和进口机器达到相当的水平,一线使用者也表示在操作上,使用感受良好。
市场构成上,体外诊断行业主要由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构成,其中生化市场已经经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目前市场竞争充分,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那么,国产替代如何实现?1、国产价格优势明显,一旦检验质量相近,医院具有国产替代驱动力。
现国内厂商有其原料及试剂研发平台,现某些厂家如新产业已有100多项试剂报批,突破技术瓶颈后,可进一步突破国外厂家的限制。3.1价格:市场的强大推手医院是产业链上最强势的一环,国产产品对医院的吸引力决定着国产替代进程。
渠道铺开广,销售能力强的公司,将率先卡位。4)结果稳定、误差小:化学发光技术样本本身发光,不需要额外光源,避免了外来因素的干扰(光源稳定性、光散射、光波选择器),分析结果稳定可靠。对于三级医院,精确、稳定的检测结果是其关注重点,国内顶尖三甲医院中心检验室大约拥有10~12台发光仪器,仪器厂商较为分散,进口占据90%的市场。综上可见,分级诊疗的效果将逐步显现,基层医院将现大规模发光诊断需求,企业抓住基层需求和区域检验中心的机会,将获得相当的收益。目前公司主要发展化学发光试剂及仪器,研发中心目前拥有免疫诊断试剂、抗原抗体开发、仪器开发等发光相关研发平台。采购优质原料,研发精良试剂,提高仪器稳定性,把检验本身做好是发光行业长期的立足之本。
以福建某二级医院为例计算,需添置一台发光仪器做肿瘤标志物(以AFP、乙肝HBsAg价格为例)的检查,日样本量300个。迎合政策导向,争取区域检验中心机会,抓住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总体来说,短期内国内厂商可依靠特殊项目检查可获得三级医院小部分份额,长期来看,想进驻高端医院并获得主力项目的份额,须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做精发光试剂,打破医院对于国产山寨的惯性认知。在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之下,建成区域中心,可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样本量少,检验标准不统一,检验结果不可信等问题,是可使诊断下沉的有效解决方案。
2015年3月,公司已从美股退市,不久的将来有望在A股上市,回归本土资本市场。2.2运用广:发光检测项目全面铺开免疫检测作为不可或缺的检验方法,在各级医院、检验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广泛应用。
在欧美发达国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已经基本取代酶联免疫分析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占免疫诊断90%以上市场份额。1.2化学发光是免疫诊断升级迭代方向免疫诊断的发展需要依靠免疫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免疫诊断的变革依次经历了放射免疫检验(RIA)、胶体金快速检验、酶联免疫检验(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TRFIA)的迭代,最终迎来了化学发光免疫检验(CLIA)的时代。产业链的中游代理、销售对发光产业链发展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随着产业发展,经销商的整合势在必行。2.3 政策利好:分级诊疗、区域检验中心政策,利好国产发光近年来,国家发布多条政策利好国产医疗器械,抓住政策导向、积极布局的发光的检测公司将获得良好的发展。
本文转自兴证医药1、化学发光是IVD行业的黄金细分领域1.1体外诊断潜力大,发光增速达30%体外诊断主要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凝血类诊断、组织诊断、尿液诊断、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等,其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主流IVD方式。公司净利率平稳保持在30%到40%的水平,2016年实现3.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80%。
在调研中,各医院检验人员均表示,国产机器的操作性和软件交互性水平均有较高水平,但较少选用国产仪器的原因主要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够好。预计在2021年,国内厂家可总共占有百亿以上的市场份额。
迈克从代理商起步,渠道一直是公司的优势。现今,化学发光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左右的生化市场相似,回顾生化市场的国产替代进程,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5.4迈瑞医疗(MR,已退市)迈瑞医疗1991年成立,总部位于深圳市,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其构成主要为三个部分,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仪器。迈克早期产品主要是生化试剂,通过代理和自产,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目前,试剂研发团队的研发重点在特殊临床检测项目,如Lp-PLA2、超敏肌钙蛋白I、25-OH VD、CA72-4、CA24-2、Cyfra21-1SCCA、TRAb、rT3 等项目,今后这些项目将成为进入三级医院的切入点。渠道能力强,国内外销售情况表现不俗。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代理+并购的方式不断扩充产品线,深度覆盖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分析领域,提高市场份额。综上,迈瑞是一家综合性医疗器械公司,所涉及领域广泛,分别涉及患者监护和信息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疗影像设备。
将来,明确诊断将作为基层医院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今基层医院缺乏专业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的现状,将使得近几年基层检验需求呈井喷式爆发。高端市场由于技术壁垒高,国内外差异大,主要为国外产品,国内产品目前在研发潜伏期,未来将迎来增长。
5.2迈克生物(300463)迈克生物1994年在四川成都成立,2015年5月于创业板上市。因此,试剂属于医院的成本项,医院有动力对检测方法进行升级迭代,但却并没有动力去特意抬高价格,在相同条件下会考虑试剂性价比,相对市场化。
标签: 冬奥 当山里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冬奥志愿者丨王璇: 用行动展示最美中国形象 省政协2021年工作回眸|凝聚共识谋发展 展现政协新作为 【冬奥会倒计时30天】海报 | 云览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机器智能
评论列表
4、研究中心曾经有句玩笑话:这么多PD-1产品陆续开展临床试验,中国的病人不够用了,研究者也不够用了。
适应症Zykadia适用为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对克唑替尼进展或不能耐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聚焦丨关于ICH,这五件事你不可不知。
现今,化学发光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左右的生化市场相似,回顾生化市场的国产替代进程,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Brineura是重组TPP1,属于酶替代疗法。